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潇湘)在美股近来时隔四个多月再创新高之际,有一个现象却正令一些华尔街机构保持警惕:那些高风险的“仙股”(低价股,penny stocks)交易火爆……
根据高盛集团的一份报告,近期低价股市场的交易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该行股票策略师发现,6月12日,美国股市中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的股票占总交易量的47%以上,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比例。
高盛团队表示,自2021年以来,这些股票的日交易量已大致翻了三倍。
“仙股”是指市值通常极小、极度投机性公司的股票。在美股市场上,对“仙股”的定义其实各异,根据富达投资于发布的一篇入门介绍,相对官方的定义认为而股价在5美元或以下的股票都是“仙股”;不过也有一些人将任何交易价格低于每股1美元的股票定义为“仙股”。还有些人则将这一术语用于指未在主要交易所上市、因此只能在场外交易的公司。
Cetera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Gene Goldman表示,当那些没有盈利或盈利微薄的投机性股票开始跑赢拥有持续盈利记录的公司的股票时,可能意味着市场正危险地开始变得泡沫化。
“当投资者先买入再提问题(闭眼买入)时,这是市场见顶的标志,”Goldman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随着美股从四月初由关税引发的动荡中逐渐回升,高风险股票在此阶段正表现得尤为出色。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自标普500指数4月8日触底以来,罗素3000指数中累计上涨200%或以上的14只股票里,有多达10只没有公开披露过盈利。
投机狂热
多年来,“仙股”在美国市场上可谓声名狼藉,部分原因是电影《华尔街之狼》中所描绘的“拉高出货”骗局。
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在内的监管机构已建议,对这些股票感兴趣的投资者应谨慎行事。去年FINRA就曾警告称,交易清淡的微型股容易受到操纵。
但这些警告声并没有能阻止许多散户投资者,尝试挑选“下一个大赢家”并冀望从中获利。对许多人来说,可观的回报前景值得冒险。
“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从蓝筹股上获得10倍回报,但对于一只流通盘较小的低价股来说,只要时机得当,一份新闻稿或一个高交易量的日子,就可以把500美元的本金变成5000美元,”散户投资者Wes Harner表示。
Harner分享了其Robinhood账户的截图,显示他持有10万股Healthcare Triangle公司的股票。这家专注于医疗记录数字化的公司股票周一曾一度上涨超过20%,而其每股成交价还不到3美分。
FOMO占据主导?
Harner也偶尔在诸如“r/pennystocks”等流行的Reddit子论坛上发帖。他表示,许多对低价股感兴趣的投资者似乎受到了“FOMO”(害怕错失情绪)的驱使。
最近,少数几只大涨的股票,给一些恰逢其时买入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意外之财,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
去年下半年曾掀起令人目眩涨势的部分量子计算股票——包括Rigetti Computing,在去年九月份的左右交易价格就曾还在每股1美元附近。
道琼斯市场的数据显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香港生物科学公司瑞金赛尔生物科技在今年早些时候也突然起飞,最终在6月16日盘中一度飙升至83美元以上,年内涨幅达到惊人的约64000%。该股2025年初开盘价仅约为12美分。
然而,在令人垂涎的回报数字背后,投资者同样也很容易跌入投资骗局。
去年,美国司法部就对涉及低价股公司Minerco Inc.的一起“拉高出货”骗局中的两名个人提起指控,该公司自称是“首家专注于裸盖菇素(致幻蘑菇)研究、生产和分销的上市公司”。该骗局给投资者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涉及使用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来抬高公司股价。
一些华尔街专业人士表示,他们最初注意到“仙股”的繁荣,是因为它对整个市场的日交易量数据产生了影响。
“尽管过去几周市场总成交额在萎缩,但交易量却依然高企——但这只是因为低价股一直在以更高的交易量进行交易,”瑞穗证券美国的管理总监Farzin Azarm表示。
Themis Trading的Joseph Saluzzi则发现,“低价股的交易活动在华尔街开市前不久就开始活跃起来。我认为他们先在海外开始行动,可能是一些有影响力的交易聊天室提前发布了消息。近来任何一天,美国最活跃的10只股票中,似乎很多都是每股交易价不到1美元的股票。”
发表评论
2025-07-01 22:10:52回复
2025-07-01 12:17:11回复
2025-07-01 15:33:28回复
2025-07-01 17:39:56回复
2025-07-01 18:35:10回复